推广 热搜: 畜牧  630亿元加快改革  奶牛  青贮  牧场建设    畜牧兽医  饲料添加剂  饲料  青贮覆盖系统 

创新激发新动能——广东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见闻

   2017-11-17 农业信息网wangzhiyuan1720
核心提示:城镇化洗礼之下,以量而论,粮食生产已非广东“长项”。然而,在愈加深厚的农业科技沃土上,一颗“藏粮于技”的政策之种顽强萌发、向上伸展,扎根于岭南的充沛降水和丰富的光热资源,以创新激发新动能,以质量优势补齐数量短板。2016年,广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

  城镇化洗礼之下,以量而论,粮食生产已非广东“长项”。然而,在愈加深厚的农业科技沃土上,一颗“藏粮于技”的政策之种顽强萌发、向上伸展,扎根于岭南的充沛降水和丰富的光热资源,以创新激发新动能,以质量优势补齐数量短板。2016年,广东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位居全国第二。现代种业、技术体系、信息农业等不同维度纵横交错,共同织就广东特色农业现代化蓝图的筑底之网、斑斓之色。

  现代种业栽桐引凤

  广州南沙,国家级新区、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三区”叠加。就在这片资源要素集聚、发展生机勃勃的热土上,一块种业创新高地正在趁势崛起。今年5月,广州国际种业中心巨轮起航,作为其“核心部件”的广州种业小镇也在南沙区东涌镇正式挂牌。

  种子、种苗年交易额超过25亿元,进出口贸易额占全国六成以上,这是广州打造国际种业中心的坚实底气,也是在第一产业产值已不足GDP总量1%的广州,现代农业借力“科技+产业”的深度融合试图进行的一场“逆袭”。

  根据规划,总部聚集、研发创新、成果转化、会展交易、文化交流将是广州国际种业中心伸出的功能“五指”。同时,伴随113个重点项目的逐步落地,产业链条逐步粗壮,种业集群渐具规模,到2025年,一棵涵盖种植、畜牧、水产业,总产值达5000亿元的种业大树将被镶嵌在广州的城市名片上。

  不到半年时间,荷兰CBTC国际园艺、奥特奇生物、深圳华大基因等国内外知名机构陆续到访广州种业小镇。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更是拉来了国内8家种业龙头企业,准备以“1+8”联合体的形式为广州国际种业中心建设再添一把薪柴。

  今年12月,广州种业小镇将迎来第一场大型主场活动——第十六届广东种业博览会。作为我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在广东,“产业+会展”已经成为现代种业发展思路的一抹亮色。而从最初简单的品种展示,到良种、良法、良机、良艺的组团上阵,广东种业博览会的成长不仅体现在了参展数量与成交金额的逐年放大上,更体现在了链条延伸和产业融合道路上的行稳致远,进而成为一场品种、品质、品牌的立体盛宴。

  技术体系合纵连横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投射在农业领域,便是市场需求端对农产品供给在安全、健康、优质等方面口味更刁、要求更高。对于以精细见长、以特色取胜的广东农业来说,这是机遇,也是挑战。在创新驱动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广东注重改变单打独斗局面,整合优质科研资源,打通研发产业梗阻,着力为破解品种退化、病害侵扰等难题提供基础支撑,让农业科技不断喷薄出更为强劲的新动能。

  2016年,广东启动了以农产品为单元的12个纵向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和以农业领域为单元的8个横向产业共性技术创新团队建设。

  这20个创新团队几乎涵盖了广东农业的主导产业和重点领域。

  实际上,在农业科技抱团取暖的道路上,广东很早就迈出了第一步。2009年,广东便以水稻、生猪、岭南水果、花卉和特色蔬菜为单位,组建了由5位首席专家、57位岗位专家和39位示范站长为主体,辐射带动600多人的省级创新团队。此次新组建的20支创新团队与之相比,除了阵容更加庞大,强化成果转化成为用力重点。每个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均由一名首席专家、若干名岗位专家和示范基地负责人组成,其中依托企业建设的示范基地占到50%。

  农业科技创新联盟的组建,也是广东省打造农业科技创新格局“一盘棋”的重要手笔。该联盟由中央驻粤和省市涉农高校、科研机构、学(协)会、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及农业龙头企业共300多家单位组成,旨在构建协作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机制,以实现资源共享和开放合作。目前,全省344个涉农单位939项成果已经转化进入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项目库。

  信息农业架藤结瓜

  对于仁化县董塘镇联创白鸽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杨雪花来说,从“下岗职工”到“致富能手”,华丽转身的背后,是20年从未停下的追赶脚步。“核心技术要掌握、经营理念要更新”是这位女强人的成功秘诀。不过,眼下,她更着急的是,怎样才能不被这波汹涌的信息化浪潮甩出去。

  2015年,杨雪花成立了仁化县首个电商平台——新农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而今,电商已经占据了合作社销售份额的一大半,这让她只要一听到有农业信息化培训,都会“下意识”地报名参加。

  在广东,农业信息化建设与农村电商发展,已经形成了“鸡”“蛋”互生的可喜局面,最终带来的是“架藤结瓜”的富农实践。作为全国农业电子商务试点省,2016年,广东80家省级电商体验馆电商销售额已经占到了企业总销售额的23%。依托1640家省级惠农信息合作社,一大批电商推广员活跃在全省各地。

  产业技术创新平台的组建为农业科技的“顶天”提供了更多可能性,而把科技成果写在田间的“立地”实践,则需要依靠更加畅通和完备的农技推广体系。在这其中,信息化成为了重要黏合剂。

  在广东,以“农博士”“农技宝”“12316三农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为载体的农机推广信息服务体系于广阔田间落地生根。截至目前,广东21个地级以上市“农博士”“农技宝”用户共计15.46万人。仅在“12316三农信息综合服务平台”上,便活跃着1200多名中级职称以上的专家,成为农民身边随叫随到的“农医生”。

  伴随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水平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广东农民将搭上网络时代的信息快车。而已经落地的100个光纤项目,则让“田头连无线网络”不再只是梦想。

  尝到信息化甜头的,不仅有农民,还有农业管理部门。在广东76个现代农业“五位一体”生产基地建设中,开展视频监控、自动控制、传感设备、信息采集等信息化应用拓展,成为“标准配置”。而正在广东如火如荼开展的世界银行贷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中,只要将IC卡轻轻一刷,农民便可享受农资优惠,这让信息农业与绿色农业找到了最佳接口。

  

 
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评论 0
 
更多>同类资讯头条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头条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政策法规  |  加入我们  |  网站地图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京ICP备14032543号-2  |  京公网安备 11011402010439号